Tangled – 让开发者完全掌控自己的代码不会莫名奇妙消失

近年来,一些开发者遭遇了意外事件,账号被封或代码消失,这让他们开始反思:如何保障自己的代码真正属于自己?这时,Tangled 横空出世,作为 GitHub 的分布式替代品,给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让他们拥有完全的掌控权。

Tangled官网:https://tangled.org/

Tangled - 让开发者完全掌控自己的代码不会莫名奇妙消失 2025111410093089

Tangled:自由的选择

Tangled 是一个基于 AT Protocol 协议的 Git 协作平台。该协议由 Twitter 前 CEO Jack Dorsey 在 2019 年推出,他希望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标准。在此背景下,Tangled 利用一种名为 Knots 的架构,允许开发者自行决定代码和元数据的存放地点,从此真正拥有自己的仓库。

什么是 AT Protocol 协议?

AT Protocol 起源于社交平台 Bluesky,旨在为用户提供身份体系和社交互动的基础。与其说是一套技术,不如说是社交化的开发理念。此协议让开发者的“写代码”过程变得更具互动性和可操作性。

借助 Knots 实现自主托管

Knots 是一种独立运行的服务,专门用于托管 Git 仓库和相关的元数据。无论是在家中的 Raspberry Pi、个人 NAS,还是服务器上,Knots 都可以运行。它们可以独立托管,也可以与其他节点连接,形成一个开放的代码协作网络。

可以把每个 Knot 看作一台“迷你 GitHub”,而 Tangled 则将这些 Knot 连接成网络。

Tangled 与 GitHub 的差异点

在 GitHub 上,用户身份由 GitHub 的数据库管理。然而在 Tangled,身份是基于 AT Protocol 的去中心化标识符。这意味着,用户既可以使用 Bluesky 登录 Tangled,也可以使用遵循 AT Protocol 的其他服务进行登录。同时,代码托管在用户自行选择的 Knot 节点上。

这个架构赋予了开发者更大的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使用 Tangled 官方的托管节点,也可以完全自建。

面对的挑战

选择 Tangled 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离开 GitHub,可能会失去其庞大的用户群,项目的曝光度也可能降低。而非 Tangled 用户则无法直接 fork 代码或发起 pull 请求。

如果自行维护 Knot 节点,可能遇到一些技术问题:节点故障、网络问题、磁盘空间不足等。这些都需要亲自动手解决。

然而,尽管这些挑战存在,Tangled 依然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自主掌控代码的全新方式。对于那些希望打破现有限制、实现代码完全掌控的开发者来说,Tangled 是一种值得探索的选择。

本站资源来源于网络,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请勿用于其他用途。如有侵权请发送邮件至vizenaujmaslak9@hotmail.com删除。:FGJ博客 » Tangled – 让开发者完全掌控自己的代码不会莫名奇妙消失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